15-16学年第二学期课本剧创作社团社团总结
1.课程性质:实践课
2.授课教师:吴骏杰
社团活动区别于普通课堂,以学生课外动手实践操作为主,教师转变角色,作为促进者、引导者的角色而存在。通过一学期的活动,学生基本掌握了课本剧创作的流程,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创作的故事变成了视频,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掌握了制作视频的基本步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初稿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对视频制作也提出了建议,学生基于反馈不断修改作品。同时,教师采取同伴互评的教学手段,将最终成果由学生互相评价,选出较好的,并对成果提出改进意见。总体来说,学生通过一学期的活动,收获了创作故事、制作视频的复合能力。
汇报人:吴骏杰
2016年9月10日
英语课本剧与童谣创作
1. 课程性质:实践课
2. 授课周数:1学年
3. 课程简介
该课为未来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创作平台:将以中国文化、中西文化差异作为主题,引领学生进行故事、短文、对话的自主创作。本社团创新之处在于学生将利用现有app,将所编故事创造成短视频。因此,在掌握课本剧创作的同时,掌握视频制作的技巧。
4. 授课形式
本课主要以小组合作为主。
(1) 第1周:课程简介;分组;小组讨论创作的话题
(2) 第2周至第6周:课本剧创作
(3) 第7周:学生讨论,修改课本剧初稿
(4) 第8周:完成课本剧终稿创作
(5) 第9周至第14周:视频编辑软件介绍与操练
(6) 第15周至第16周:视频初稿修改与完善
(7) 第17周至第18周:视频展示与评价
5. 评价形式
本课将根据作品的内容、语言、趣味等方面,进行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