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的同学们顺利抵达美国米勒斯维尔大学,开启崭新的学习生活。作为两校“1+2+1”双学位项目的重要环节,这段经历也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国际舞台的大门。
下面,让我们一同关注他们的旅程。
在美学习的这几周里,同学们开始了专业学术追求与文化适应的初步探索。
陈净分享道:“刚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特别是美方大学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教授们不会给你标准答案,而是鼓励你提出问题、质疑权威。这种转变让我既感到挑战又充满期待。”
这种学术文化的差异正是项目追求的“文、理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同学们将不仅学习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接触理科领域的内容,真正成为跨越文理界限的国际人才。
侯博文感叹道:“最让我惊喜的是米勒斯维尔大学师生的热情。抵达后不久,校长就邀请我们一起去他家后院烧烤。那是一个轻松愉快的下午,我们一边享用美式烧烤,一边分享各自国家的文化习俗。”
这种非正式的交流场合,成为了中美文化交流的天然平台。同学们不仅品尝了地道的美式烧烤,还在轻松的氛围中向美国师生介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和现代社会风貌。
同学们的海外求学之路,有着坚实的支持系统。
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始终关注着同学们的安全和成长,提醒大家“增强安全意识,注意个人身心健康,谨防网络电信诈骗”,同时要“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尊重当地文化习俗,展现二师学子的良好形象”。
曹筠佳表示:“虽然刚刚来到陌生环境,但我们并不感到孤单。学院为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沟通机制,定期了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米勒斯维尔大学也有专门的国际学生事务处理中心,为我们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
对同学们而言,海外留学不仅将促进学术上的进步,更将成为一段推动自我成长的独特经历。
房潘琦分享了他的初步体会:“在这段独立生活中,我开始学习如何平衡学业和生活,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合作。这些能力是在课本中学不到的,却又是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
毕业生们在申请世界名校硕士研究生项目和海内外就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一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教育体验,更重要的是将培养一批既了解中国文化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在这几周的适应过程中,同学们逐渐融入了在美的学习与生活节奏。大家开始深入探索专业知识,扎实自己的专业功底;也与当地的师生热情互动,主动讲述中国故事,分享中国文化的美好;更在跨文化的交流中拓宽眼界,逐渐成为连接中美教育的一座桥梁。
未来两年,他们将继续在美国完成学业,并最终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归来,成长为真正具备“文理交融”背景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这不仅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奠定坚实基础,也更使他们成为中美文化交流中真诚而友好的使者。
施天一/文 陈净/图